支硎山:地理位置,地名典故,自然地理,古蹟遺存,景觀形勝,中峰,南峰,北峰,寺院,

支硎山
支硎山位於蘇州市西郊,以東晉高士支遁(號支硎)得名,又名觀音山。
基本介紹
中文名:支硎山位置:蘇州市西郊海拔:147米 別名:觀音山
地理位置,地名典故,自然地理,古蹟遺存,景觀形勝,中峰,南峰,北峰,寺院,
地理位置支硎山位於虎丘區楓橋街道西南,南為天平山,北端為高景山。地名典故晉高士支遁(號支硎)曾隱居於此,故名;因山上曾有報恩寺,一名報恩山;因報恩寺原為觀音禪院,故又稱觀音山。唐《吳地記》:“支硎山在吳縣西十五里。晉支遁,字道林,嘗隱於此山,……山中有寺,號曰報恩。”北宋《吳郡圖經續記》:“報恩山,一名支硎山,在吳縣西南二十五里。昔有報恩寺,故以名雲。所謂南峰、東峰,皆其山之別峰也。今有楞伽、天峰、中峰院建其旁。樂天詩云:‘淨石堪敷坐,寒泉可濯巾。’即此山也。”自然地理走向北北東,長約2.8公里,海拔147米,山體由花崗岩構成。古蹟遺存山有石室寒泉,泉上刻有宋代虞廷臣所書“寒泉”兩字,字大徑丈。相傳支遁冬居石室,夏隱別峰,喜放鶴養馬,山中放鶴亭、白馬澗、馬跡石等皆因支遁得名。山有南峰寺及中峰、北峰二院。景觀形勝支硎山分為中峰、南峰、北峰。中峰《木瀆小志》載:“中峰在寒泉上,稍西有鶴飲泉、唱獅窩、馬跡石,又西南為放鶴亭,在中南二峰間。”從支硎山整體說來,它在半山腰裡,遠遠望去,隱隱地透出山麓,極富神秘。南北兩峰或廢或徙,唯獨中峰興旺起來,自明代萬曆年間,大德高僧蒼雪從福建來此,勵精圖治,使之振興,有南來堂、寶月堂、覃思室、冬青軒、水明樓、未明樓、放鶴亭、方池等諸勝。全盛期,水草豐茂,古木參天。殿堂之前有雙松參天,蒼秀挺拔;覃思室前古梅一枝,老乾槎枒,有200年的樹齡。冬青軒周圍的冬青,則高達一丈,雜以修竹,氣勢逼人又不失雅致;站在未明樓上,則可放眼眺望,東南遠近之山,盡收眼底;而樓下的方池,多的是碧螺,這種碧螺十分罕見,竟然沒有尾巴。出中峰稍西,有鶴飲泉、唱獅窩、馬跡石,都因支遁而著名。而山壁上,是歷代高僧或名人志士的摩崖石刻,它們一律保持著風雨侵蝕的原生態,撥開層層荊棘,目睹千百年遺蹟,難免發思古之幽情。南峰南峰位支硎山南側。《木瀆小志》載:“南峰以池名,寺內有鐵杖、鐵燈籠之屬,旁有碧碧琳泉、待月嶺、馬坡、硎石。”這裡的池即“南池”,也稱“八隅泉”,另外還有新泉一脈。南峰的南坡上有一石門,這是由三塊天然巨石組成的,花崗岩巨石落地生根,直上乾霄。清代文人李果《游支硎山中峰記》載:“坡南有石門,在峰之右腋,三石巨立,一徑斜通,如門。”而巨石的西側連著危峰,東臨絕壑,中間的巨石猶如石棖直豎,如此構架,全由大自然的神力鑄成,吳中山體絕少見得。元鄭元佑曾有《游支硎山南峰》一首:詞客幽尋勝洞庭,神僧名跡在支硎。馬騎仄徑猶存石,鶴放顛頂尚有亭。岩底泉飛輕練白,峰頭龕蝕古苔青。到來頓醒紅塵夢,萬樹松濤沸紫冥。寺門之下,還有牛頭峰,是因為體態酷似牛頭而得。唐朝詩人劉禹錫有詩句:“石文留馬跡,峰勢聳牛頭。”北峰位於支硎山北側,《木瀆小志》載:“北峰多石壁,許多史料載,北峰是支遁的蛻骨處,有古塔,上面鐫刻著永和年號。並有雙松亭。”寺院支硎山的最終魅力自然不因為山水,而是佛教。盧熊《蘇州府志》載:“山中有楞伽院,即古報恩寺基。吳越時觀音院也。又天峰院,即唐支山院,五代南峰也,及中峰、北峰院,皆在焉。”《姑蘇志》又載:“山有南峰寺及中峰、北峰二院。‘北峰’,宣德間移於雞窠嶺,‘中峰’,在寒泉上,又名楞伽院。‘南峰’,一名天峰,即唐支山院也。”又《百城煙水》載:“東麓有觀音寺,唐大中十二年,僧侶清贄募刺史盧簡求重建,宋乾元二年僧文謙修。”支硎山最著名的寺院有四座:“中峰寺”、“南峰寺”、“北峰寺”、“觀音寺”。除外,還有各色小庵,“吾興庵”,舊名“善英庵”,在支硎山下,有鐘樓;“法音庵”,又名“何亭”,在支硎山東南,曾是殿屋幽邃,為山中勝境;來鶴庵,在支硎山東;寒山禪院,在支硎山西,明高士趙宧光葬父於此,便結廬住下,釜石疏泉,窮極幽邃,他去世後,便改為禪院,也稱“報恩寺”;化城庵,在支硎山西,原是趙宧光隱居處,寺內石壁峭立,水濺石上,日夜不絕聲,於是被稱為“千尺雪”;又有空空庵,也是趙宧光的隱居處,等等,可見,當年支硎山山上山下,幾乎是一峰數寺,古剎眾列,十分壯觀。
相關詞條
支硎山支硎山位於蘇州市西郊,以東晉高士支遁(號支硎)得名,又名觀音山。...... 支硎山位於蘇州市西郊,以東晉高士支遁(號支硎)得名,又名觀音山。 [1] ...
明陸治支硎山圖《明陸治支硎山圖》是明代畫家陸治創作的一幅中國古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陸治嘗試用轉折的筆法把山石輪廓畫出來,又用乾乾筆淡墨皴擦,來傳達山石的紋理。...
蘇州支硎山報恩寺大和尚碑《蘇州支硎山報恩寺大和尚碑》是唐代皎然創作的一篇散文。...... 《蘇州支硎山報恩寺大和尚碑》是唐代皎然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蘇州支硎山報恩寺大和尚碑 創...
清青玉支硎山山子清青玉支硎山山子是清代的一件玉器作品。...... 圖集 清青玉支硎山山子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2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
支硎山秋色參考資料 1. 支硎山秋色 .中國美術館[引用日期2018-11-01] 圖集 支硎山秋色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1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
黃賓虹支硎山秋色圖《黃賓虹支硎山秋色圖》是近現代黃賓虹創作的畫。...... 《黃賓虹支硎山秋色圖》是近現代黃賓虹創作的畫。中文名 黃賓虹支硎山秋色圖 創作年代 近現代 作者 ...
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作者劉長卿 ,是唐朝的一部詩詞。...... 《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作者劉長卿 ,是唐朝的一部詩詞。作品名稱 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創作...
寒山(江蘇省蘇州市山名)寒山位於蘇州市西郊,天平山和支硎山之間,地處虎丘區楓橋街道。...... 寒山位於蘇州市西郊,天平山和支硎山之間,地處虎丘區楓橋街道。 [1] 中文名 寒山 位置 蘇...
支遁(東晉高僧)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也稱林公,別稱支硎,本姓關。陳留(今河南開封市)人,或說河東林慮(今河南林縣)人。東晉高僧、佛學家、文學家。他初隱餘杭...
中鋒禪寺中鋒禪寺坐落在江蘇省蘇州市西郊吳縣城西十多公里楓橋鎮支英村(支英古名支硎)的小華山上(古名支山、報恩山,俗稱小花山、北上方山),是座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名聞...
楚南(唐代禪僧)其後,歷住寶林寺、支硎山、千頃山。光啟三年(887),錢王詔入內說法,賜紫衣。文德元年(一說六年)示寂,世壽七十六。著有《般若心經頌》、《破邪論》各一...
觀音山(江蘇省蘇州市觀音山)觀音山,也稱支硎山,蘇州西部諸座名山的樞紐點,與天平山、寒山前後相連,與白馬澗、龍池左右相鄰,與獅子山、虎丘山遙呼相望。歷代文人墨客如白居易、皮日休、劉禹錫...
支遁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也稱林公,別稱支硎,本姓關。陳留(今河南開封市)人,或說河東林慮(今河南林縣)人。東晉高僧、佛學家、文學家。他初隱餘杭...
高景山(江蘇省蘇州市山名)地理位置高景山位於支硎山北端,南與大禹山相連。地處虎丘區楓橋街道。1地名典故東漢《越絕書》:“閶門外高頸山東桓石人,古者名石公”。明《姑蘇志》:“高景山...
祖觀[清]僧。字阿覺,一署覺阿,本元和(今江蘇蘇州)諸生。姓張名京度,字蓮民。棄儒入支硎山通濟寺為僧。...
熱門詞條
陳守煌
黃帝
Guitar Pro
沙茶牛肉麵
人像攝影
very good
杜子建
黃湘怡
南佳也
敬老院
海地
也許有一天
五股工業區
月光民宿
Air Jordan XX8
魴魚
shesay
卡達
技嘉手機
Filehippo
田橫
呂樂
WIFI熱點
DPS
決戰紫禁之巔
比干
瘋狂的愛情
巴西流浪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