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来的冰淇淋融化了,谁担责?

本报记者 马骏
连日来,随着气温上升,来点雪糕冰淇淋降降温,或者网购水果生鲜送上门,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但大热天里,这些冷饮、生鲜送到时热“坏”了怎么办?近日,市民王女士就遇到了这样一件郁闷事。
王女士告诉记者,几天前,她在网购平台上购买了20支雪糕,没想到拆开后发现全都化了。“当天下午,我接到快递员的电话,告诉我快递到了。”王女士说,她当时知道是自己之前购买的雪糕到了,但并没有立刻去拿,“我当时还在上班,没办法立刻去取,我想着那会儿距离下班还有三四个小时,应该不会有问题。结果,下班后取了快递拿回家打开一看,所有的雪糕全都化了。”
“既然快递包裹内的冷冻效果无法维持到我下班的时间,那快递员在派送前就应该和我联系,确定我能立即取件之后再送,而不是将快递包裹往小区门卫一放了之。”王女士说,“虽然快递员当时提醒了是冷冻食品,但我当时并没有办法立即取件,这些冰淇淋融化的责任不该在我。”
随后,王女士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商家,不一会儿就接到了快递员打来的电话。“快递员在电话里表示,当时派件数量较多,所以没有给我送上门,愿意赔偿我的损失。”王女士对于快递员的解释表示理解,并没有让对方赔偿。“那些雪糕不值多少钱,没有必要为难快递员。”不过,王女士认为,随着气温升高,不少人会在网购平台购买冷饮、生鲜等商品,在派送这类商品时,快递员应该提前与收件人联系,约定派送时间,以免发生此类纠纷。
与普通商品相比,冷饮、生鲜产品更易受到高温影响而融化变质。记者注意到,商家在配送过程中,均对这类产品采取了一定的保温措施,大多是使用保温袋、冰袋、干冰等方式进行冷饮配送。但这类措施的保温时间有限,一些市民在受访时表示曾遇到过收件时冰袋已经完全融化的情况。
那么,冷饮生鲜受高温影响融化变质,责任究竟该谁来承担?消费者是否可以申请赔偿?记者了解到,目前并无统一标准,但遇到这类情况,商家一般都会同意退款或者退换货。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消费者认为雪糕冰淇淋融化后只要重新冻好就没问题。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通常情况下,融化时间较短的可以冻上再吃,但如果融化时间过长就建议不要继续吃,“如果雪糕还未开封,且是刚融化不久的,可以重新冻起来吃,因为密封的雪糕在包装之前有经过灭菌处理,不在常温下暴露较长时间就不会有细菌滋生,重新冷冻再食用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是口感稍差。但如果雪糕融化的时间比较久,已经超过一天,或者雪糕是在开封状态下融化的,则不建议再继续吃。因为雪糕含有大量的糖分,如果融化时间过久或与空气接触就会滋生细菌,这样的雪糕再继续食用就会对健康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