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对撇画进行分类,最全讲解来了

1.方向
撇的方向分为三类:
平撇,与水平线夹角很小,与左斜线夹角很大;
斜撇,几乎沿着左斜线的方向;
竖撇,与竖中线夹角很小,与左斜线夹角很大。
2.曲直
撇画都带有弧度,但是弯曲程度不一样,此处强调的是,曲直的区别并不是弯曲和笔直,而是弯曲程度不同带来的视觉感受,所谓“直撇”指的是行笔挺拔有力,弯撇是行笔优美婀娜。
在永字八法当中,撇画分为“啄”和“掠”,指的就是偏直一些(啄)和偏弯一些(掠)的两种撇。可见,自古以来,曲直的两种撇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笔法,所以应该作为撇画书写的重点加以重视(关于弯撇的直撇的定义和阐述后文有详细论述)。关于撇画的“曲直”虽然重要,但是作为分类角度似乎过于简单粗暴,并且难以让人接受,故而得结合其他角度分析。
3.长短
关于一个笔画的长短,不好笼统界定,均是“因字赋形”。一个撇画的长和短可以跟随汉字的复杂程度或者字体的变化随之产生变化,非常的灵活,撇画的长短对于能否写好撇画,贡献极低,甚至鸡肋。所以按照撇画的长短对其进行分类,实在是隔靴搔痒。
如此看来,对撇画的分类一定是按照行笔方向的角度,最为科学、最为简单明了。
三、3个角度,科学理解撇画分类
我们对撇画的分类策略是:第一步按照行笔方向分三大类,接着按照曲直和长短再去细分,这样不重不漏,既科学又准确,逻辑严谨,又能做到条理清晰(如下表格)。
科学系统的撇画分类
撇画分类
从方向上来把握,撇画分为平撇、斜撇和竖撇。再从曲直角度来看,平撇是“直撇”,竖撇是“弯撇”,这两个比较好理解。而斜撇,有的是直撇,有的则是弯撇,具体视字形而定,这个比较难以理解,后边专门论述。而从长度上来理解,则三个方向上的撇画,有长有短,因字赋形。
四、区分好“直”与“弯”,撇画写好一大半
首先说明,平撇直,竖撇弯,这个没有争议。此处重点需要判断的是斜撇的曲直。
此外,我们还需先达成一个基本共识:直撇多,弯撇少。大众写不好撇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误以为撇画就应该写的弯一些,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那么如何判断撇的曲直呢?概况如下:
1.字(偏旁)中有撇无捺时,采用直撇。例如:少,必,化。
2.撇捺相离,采用直撇。例如:分,兮,公。
3.撇捺交叉做字底,采用弯撇。例如:文、父、义
4.撇捺相接,捺在撇的中段,做字底,采用弯撇(人、入除外)。例如:尖、火、大。
5.长撇和捺做字头,撇偏弯。例如:春、卷、泰。
把以上几种情况记住,即能准确把握直撇、弯撇的应用了。
6.弯撇的例外
“成”字框和“风”字框的撇,属于竖撇(弯撇),但是为了写的更好看,往往采用“垂直弧”的写法,也叫“右括号”。在写法上类比于“弯钩”,在古代甚至将这样的撇写做弯钩,即所谓的带钩撇。
五、知识加码,技能提升
如何区分撇画中的直与弯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帮助理解。
1.半径大小
撇画对应的是圆上的弧线段。半径不同时,直撇的半径较大,弯撇的半径较小。就像乒乓球和地球,看乒乓球是弯的,看地平线则是直的,这就是半径不同带来的两种视觉体验。
2.弧线长短
同一个圆上的两段弧线,半径一样。但是两段弧线所对应的圆心角不同,则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也会不同,圆心角越小感觉越弯,反之亦然。所以,往往长撇弯,短撇直。
3.半径是否统一
有的撇画是圆上的一段弧线,有的撇则比较复杂,是两个不同半径的圆的两段圆弧相内切形成的,这样的撇非常难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比如竖撇(月)和斜撇中的弯撇(文)就属于半径不一致的撇。半径均匀的撇偏直,半径不均匀的撇偏弯。
综上述,在写偏直撇画时,注意笔画要较为直,弧度要尽量小,尽量写直;而在写偏弯笔画时,行笔时,应注意两段弧线的半径变化,从而把偏弯的笔画写好,这也是写好撇画的核心。
你对撇画有更好的理解吗?欢迎留言一起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