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月令篇》指出,按时节祭祀住宅中的各路神灵

《礼记》月令篇首句:“孟春之月,其祀户,祭先脾。〈仲春季春同〉”
元末陈㵆①注释《礼记》曰:“户者,人所出入。司之有神,此神是阳气,在户之内。春阳气出,故祀之。祭先脾者,木克土也。”
东汉蔡邕②著《独断》曰:“户春为少阳,其气始出,生养祀之于户,祀户之礼,南面设主于门内之西。”
明代胡广编撰的《礼记集说大全》曰:“严陵③方氏④曰:户奇而在内,阳自内出之象也。春生为阳出之时,故以祀户。门耦⑤而在外,阴自外入之象也。秋收为阴入之时,故其祀门。灶者,物之所以化。而夏之时,则阳已极而阴,于是化也,故其祀灶;行者,人之所以往,而冬之时,则阳来复而阴于是往也,故其祀行;中霤⑥,盖中室也,以居中而奠⑦四隅,故中央则其祀中霤,五祀皆有功于人者也,故立祀以报之,而报之之时,又各从其类焉。于户曰祀,于脾曰祭,何也?盖户者所祭之神,脾者所祭之物。脾,土藏也。五祀之祭,必有牲焉。特各以其藏为之先尔。故每以先言之。”
①㵆:读hào。
②邕:读yōng。
③严陵:地名,今江苏境内。
④方氏:南宋理学家方悫。悫,读què。
⑤门耦:双扇门。
⑥中霤:比喻室内的中央部位。
⑦奠:确立。
译文:
陈㵆所注《礼记》说:门户是人进出的必经之处,有神灵掌管,此神属阳,藏在门户内侧。春季阳气向外升发,符合门户由内向外的特性,所以春季要祭祀户神。祭祀时以脾脏为先,因五行中的春木能克脾土。
译文:
《独断》解释道:春季的户神为少阳,此时阳气始发,万物开始生长,所以要在门户处祭祀户神。祭祀户神时,面向正南方,在门内西侧设立户神牌位。
译文
《礼记集说大全》曾引南宋理学家方悫的解释:户为奇数位于内,预示阳气从内向外生发。春季是阳气萌发的时节,所以要祭祀户神;门为偶数位于外,预示阴气从外向内收敛。秋季是阴气内收时节,所以要祭祀门神;灶是食物烹煮转化之处,夏季阳盛转阴,阴阳在此转化,所以要祭祀灶神;道路是往来的通道,冬季阳气复苏,而阴气逐渐消退,所以要祭祀路神。中霤象征居室中央,因其位置居中而确立四方,所以中央要祭祀中霤神。五祀均对人类有功,故设立祭祀以表报答,且祭祀时间应符合其功能属性。为何祭祀户称祀,用脾祭祀称祭?因为户是所要祭祀的对象,脾是祭祀所用的祭品,脾脏属土。五祀用牲畜,但祭品选择以对应的脏腑为首,故说“先”。